八维职业学校:解锁人工智能未来新征程,铸就行业AI精英人才!
2025年,最具潜力、最有想象力的行业,无疑就是人工智能。从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来看,更像是引领新科技革命的“火车头”,从年初的一阵狂热到目前的更趋理性,而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表示,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可见人工智能的风向标,已从追求大模型“可用”逐步转向场景落地的“好用”。
据脉脉最新发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更用数据了解到,在这股热潮中,人工智能(AI)领域人才市场供需两旺,新发岗位同比增长超10倍,尤其是算法相关人才持续紧缺,5岗争2人,人才供不应求!该报告直观展示了AI人才市场的“火爆程度”:2025年7月,AI相关新发岗位数量同比暴涨超10倍,薪酬也水涨船高。2025年1—7月,AI新发岗位平均月薪达到61475元,较2024年同期的58921元上涨4.33%,薪资优势持续凸显。从企业招聘来看,AI新发岗位量TOP20企业呈现“互联网大厂主导+垂类小巨头崛起”的鲜明特点。其中,字节跳动以29.83的招聘指数位列榜首,小红书(18.32)、阿里巴巴(12.25)紧随其后。与此同时,MiniMax(3.55)、小鹏汽车(2.88)、自变量机器人(2.44)和大疆(2.41)等企业也凭借旺盛的招聘需求跻身榜单,成为人才争夺的重要力量。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宽,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深耕AI技能,锤炼核心竞争力,以此实现职业的突破和进阶。面对众多的选择,如何挑选靠谱的学习平台?关键在于抓住核心:学习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为就业赋能,因此平台必须具备同步前沿的技术实力,能让学员在真实项目中实战成长,积累硬核的经验,才能在求职与职场中脱颖而出。
人工智能的四大岗位分别为:智能体类(数字人/多模态交互)、大模型增强检索(RAG)类、具身智能类(机器人/机器狗)、3D视觉类(人脸重建/驱动)。
八维职业学校人工智能专业针对企业需求,开设了NLP(自然语言处理)和CV(计算机视觉)两大方向:
NLP方向培养的目标岗位为: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语音识别工程师、AI大模型工程师等相关岗位;我们的实训项目涵盖了金融、医疗、教育、法律等垂直领域的热点应用场景,体现了RAG、GraphRAG/LightRAG、知识图谱、大模型、语音识别、语音合成、Agent等新热技术的应用;
CV方向主要培养的目标岗位为:感知算法工程师、SLAM算法工程师、机器人算法工程师以及多模态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相关岗位;实训项目涵盖了具身智能、工业小样本缺陷检测、3D人脸重建与实时驱动、数字人生成、多模态、智能体开发等多个任务;满足制造业、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等行业算法工程师岗位的培养要求。
八维职业学校庞大的实训项目库涵盖制造业、医疗、教育、金融多个行业及管理系统,相关的重要技术和任务,通过参与这些任务,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项目经验,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各个环节,打造学生成为具备软件设计、专业技术、工程优化、项目讲解、前瞻创新五边形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持续不断地实现优质就业。
八维职业学校产业研究院每周都会对学生周项目及工单开发情况进行项目答辩和验收。在新、热项目的加持下,有一名学生曾在6天内斩获11个offer。八维职业学校真正做到了为学子的就业赋能,从课程体系到师资配置,从实训打磨到就业护航,每一环都精准对接职场需求,助力学子轻松敲开名企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