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领略八维宿迁校区的大美风光(中)
景点3:上善若水——感恩湖;学校最具灵性的景观莫过于眼前的湖。我们面前的湖名曰:感恩湖。
之所以给我们的湖赋予这么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名字,是因为我们从理想和现实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水的特性——包容、奉献、谦逊。二是,我们眼前的水确实来头不小,源于大禹所治黄河之水。更有一段关于大禹治水历程中的一个流传的故事。为了纪念大禹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也是让学生学会感恩和奉献,故我们将此湖命名为感恩湖。
在奉献石那里我们讲老师的使命和价值要追求奉献,化身为奉献之石。其实,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我们强调老师的奉献就是让这一品质能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懂得感恩,然后亲身去奉献。
感恩奉献是我们八维文化的核心观念是我们做人的方向,更是我们行为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唯有感恩奉献之人才能成就自我、成就他人和成就社会。
感恩湖的景观就是我们请来的最高水平的师者。《道德经》第八章写到:上善若水。语出《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是万物生存的基石。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但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水是万物之源,是善的最高境界,无声滋养万物却从不争夺功绩。沿湖周边的花草树木,葱葱郁郁都源于水的恩赐。
我们在此建湖引水,就是想让这湖水告诉我们的孩子要懂包容、知感恩、有深度,能因时而动、因势而为,像上善的水学习,拥有水的智慧和境界。
学生每日湖边过,感恩奉献心中留。
这个湖也是别有新意。据《孟子•滕文公》上篇称:“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文中还称:“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按此说,则大禹治水范围应包括今天的汉水、淮河、泗水以及今黄河下游与河北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