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专业调整传达什么信号?
时下,正值各个高校招生旺季,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着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通知》明确,支持高校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能源、绿色低碳、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布局相关专业,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如此设置,究竟有何深意?
聚焦“国家战略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更多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卓越工程师。
当下,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快速进步,深刻改变全球产业发展。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尤其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另一方面,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与新兴未来产业的建设、管理与发展也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参与。
因此,聚焦国家战略关键领域急需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我国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取得胜利,更是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新工科”优势在哪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要为国家战略服务,那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然要紧跟时代发展,提前布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专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新工科”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新工科”的特点也表现为以下几点:
1、新工科人才不仅要在某一学科专业上精深,还要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
2、新工科人才不仅拥有超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还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
3、新工科人才不仅擅长技术,还是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并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除“新工科”外,“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同样具有交叉融合、跨领域、跨学科的特点。这些特点也预示着,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它考验的不仅是一个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 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达到70.8万亿元。同时,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促进千行百业加快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9月,经营范围涉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企业已超过53万家,这为“新工科”人才的就业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八维教育助力学子圆梦
时下,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是每年高校毕业生超千万,不少年轻人面临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企业数字化发展产生大量新岗位,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
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猎聘大数据显示,AIGC领域人才需求激增,新发布职位数量同比增长612.5%。在其他诸多招聘平台,图像算法工程师和架构师薪资排名领先,数字人才无疑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香饽饽”。
八维教育的“十五大专业”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涵盖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全栈开发等前沿技术领域,同时也包括了传媒、国际新媒体等富有创意的专业方向。这样的专业设置,不仅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最优选择,更为他们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无论是新晋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已在职场奋斗多年的工程师,很多人通过在八维学习或进修,都成功实现了自己的高薪就业梦。
新工科专业不仅为学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普适性和实用性,也成为众多普通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绝佳赛道。选择新工科,让梦想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