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距是如何一步步拉开的?(上)
你是否曾兴致冲冲报了各种网课,却很少认真看完、深入学习?
买来的书翻了几页就当读过了,从此在书架上吃灰?
咬牙花几千块办的健身卡,只在头两个月打卡几次?
期望变得更好,却又对自己薄弱的自制力感到无能为力?
先别慌,要知道即时满足、避难趋易,这些都是人的天性,是生物学上的本能。
学者梁文道曾说:“每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能飞,而中年人在煽动翅膀时,两边羽翼上还挂着甩不掉的重重的秤砣。”
是啊,年少时,我们都信心十足,不甘泯然于众人。
可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每日疲于应对各种大事小事,对曾经不屑一顾的种种规则也默认遵循。
眼看着那些优秀的同龄人绝尘而去,不禁焦虑:“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
没错,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便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成长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也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
更高的认知层次,赋予了你高瞻远瞩的思维方式,它会影响你的每一次选择,进而改变你的命运。
所以,与其做看似醒着实际上却“睡着”的人,不如主动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我们拥有三重大脑:理智脑、情绪脑和本能脑,这三重大脑,但理智脑的形成时间晚、影响力小,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做决策时会下意识地出自本能,或是受当时的情绪所趋使。
如何培养理性思维?与其靠着天性和感觉野蛮生长, 不如遵循科学的方法来练习。
《认知觉醒》就是这样一本普通人的成长实用手册,作者通过让我们了解大脑的基础思维规律来看清自己,教会我们如何刻意练习、深度学习,从而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
《认知觉醒》 作者:周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当我们想要变好或是学习某项新技能时,首先要准备好充足的耐心。
正如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复利效应也告诉我们:要理智冷静地面对前期的缓慢增长,一旦坚持到达拐点后,便会飞速提升。
保持耐心的同时,应当经常在“拉伸区”练习。
研究表明,我们的能力以“舒适区一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
贸然跨到困难区,你会很容易因受挫而放弃,始终留在舒适区则会停滞不前。
就像小孩子练琴,一首曲子从头弹到尾,在最难的地方每每下意识地含混过去,看似勤奋,其实只是让熟练的部分更熟练,难点并没有突破,这就是一直处在舒适区。
与其如此,倒不如专心用半小时只练习最难的那一段,因为在拉伸区进行刻意练习效果才会更好。
高尔基曾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是啊,所谓成长,其实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而当我们理解了基本的思维规律,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固有思维,从而提升认知力,从“沉睡”中苏醒,汲取崭新的能量,重新与这个世界相处。
来自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