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距是如何一步步拉开的?(中)
提升专注力,方能成就自己
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盖茨的父亲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张卡片,让他们在上面各写一个词,描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自己。
结果两个人的答案竟一模一样,都是专注。
可见,专注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预示了一个人今后成就的大小。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醒和专注呢?
一个最简单可行的建议便是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提醒自己不要去刷手机。
在《系统之美》一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规律:增强回路。
就好比两个小孩子发生了争执,一个人打了一拳,另一个人就更用力地踢一脚,他们每一次的反应都会强化矛盾,升级暴力。
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你之后的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也就是说,如果你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刷手机,那你的注意力就会呈无限分散的状态,当你的情绪适应了这种状态,它便会期待获取更多轻松有趣的信息。
这样,一天刚开始,你的注意力和情绪就已经受到了影响,在面对困难和枯燥的工作时,就很难进入状态了。
所以,最初的选择至关重要,一定要在最清醒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而且这件事要足够清晰和细致。
比如说你计划明天晨跑,那前一晚就要确定好去哪里跑,跑几公里,多长时间,穿什么衣服,天气不好怎么办?
这样我们的专注力和行动力才得以保持,不会轻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和转移。
曾看过这样一个禅意小故事: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由此可见,在行动时千万不要顾此及彼,专注于行动本身,回归和享受当下,才会更加从容、高效。
专注力的提升能够让我们的认知不再浮于表面,能潜下心来“深入学习”,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来自十点读书